□王傳濤
  9月1日,浙江省天台縣赤城街道第二小學的房頂200米環形跑道正式啟用,該跑道能滿足36個班級1600到1800名學生的正常教學活動。在樓頂建跑道,這一做法在中國尚屬首例。該設計方案代表中國參加了“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”。(9月2日《中國新聞網》)
  說浙江建了“中國首個空中操場”,許多城市的網友與市民表示不答應。一些居住在地皮比金子還貴的大城市中的網友,紛紛獻上了自己城市的“空中操場”。看來,在應對學校操場用地匱乏的問題上,各地的中小學早已讓設計單位絞盡了腦汁。智慧,也就這樣產生了。不過,這種智慧卻越來越像是一種“被逼的智慧”,實際上,這種智慧本就不應該存在。
  這座建有“空中操場”的小學,背後其實是“一所學校一座樓”的尷尬現實。又不得不承認,“空中操場”的出現,只是教育用地規劃捉襟見肘的表現。一個很大的問題是,在土地出讓金成為某些地方財政主要來源的情況下,地方政府對於教育用地的規劃,總是習慣於讓位給商業用地。
  各地都有《普通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》,其中明確了“學校建設用地”,尤其是“體育場地標準”。依此推算,這所小學的體育用地面積,是不是達到了當地的辦學條件呢?如果沒有達到,當地政府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解決呢?
  教育用地從何而來?答案當然是政府對於城鎮國有土地的劃撥。然而,現實卻總是不給力,不用說給學校劃撥土地了,許多地方政府甚至還總是習慣於動員學校外遷。
  在一些地方政府那裡,“出讓”的魅力永遠大於“劃撥”。尤其在靠近學校的地界,都會是“學區房”的土地來源。如此一來,地方政府也就更不願意把這樣的肥肉無償送給學校了。
  浙江此小學建在樓頂上的操場是不是“中國首個空中操場”,其實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在一些地方,教育用地並沒有當成政府重點解決的事項。發展土地經濟、賺取土地財政的欲望,要遠遠勝於為公益和公共事業做貢獻的熱情。於是,價值序列上出現校車不如公車、教學樓不如政府辦公樓等現象,也就再正常不過了。
  (原標題:“空中操場”,逼出來的智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wxuqpacn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